新生儿十大日常护理有哪些
新生儿十大日常护理有哪些, 没有照顾新生儿的人照料新生儿不知道怎么办,新生宝宝什么很多需求都是痛苦哭来表达,所以知道了解宝宝是非常重要的,下面分享新生儿十大日常护理有哪些。
1、睡眠的安全
刚出生的宝宝一天要睡十几二十个小时,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,睡眠的安全也是父母最需要了解的。
2、宝宝睡觉时家长不能长时间离开
不要以为宝宝不会翻身,就放心地干自己的事去了。即使宝宝睡得很踏实,也要时不时地过去看看他是不是一切正常。
3、同屋分床睡
宝宝半岁以内,最好让他和你们睡在一个房间里,但不能同睡一张床。因为如果大人睡得过熟,压住宝宝,或大人的被子不小心堵住宝宝口鼻,会引起窒息。大一点儿的宝宝呼吸困难时能下意识地反抗,但一两个月的小宝宝是没有这种能力的。
4、婴儿床也有安全指标
婴儿床的栏杆要高于60厘米,以防宝宝摔下来。栏杆的空隙应该在2。5—6厘米之间,间隙过小容易困住宝宝的胳膊和腿,空隙过大宝宝的小脚容易滑出来。
5、床垫不要太软
最好使用棉质毯子和被子,不要使用羽绒被,也不要用太软太大的枕头。不要在床上,尤其是宝宝的头部周围堆衣物和玩具,以免堵住宝宝口鼻,引起窒息。
6、在床头放缓冲垫这
样既可以保护宝宝的头部,又可以挡风。注意不要用枕头、毛毯等代替专用的床围,如果这些东西放不稳,会倒下来压住宝宝。
7、仰睡或侧睡
4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安全的睡姿是仰卧位,这样宝宝不容易窒息,也不会重复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。如果宝宝经常吐奶,要让他侧卧,以免吐出的奶堵住口鼻引起窒息,或经鼻腔进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。
8、喝奶的安全
无论你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,都有一些安全问题需要注意:
9、不要用微波炉热奶
给宝宝热奶,最好是用热水浸泡或者用专门的暖奶器来加热,尽量不用微波炉加热。因为微波是通过使食物分子激化而产热的,瓶子并不烫,不好把握奶温。而且微波炉加热不均匀,很可能瓶口部分的温度与瓶子中央的温度不同。食道黏膜比皮肤更柔嫩,45℃左右就足以引起烫伤。食道烫伤会引起疤痕收缩,使食道变狭窄,吞咽困难,宝宝就会拒绝喝奶。而且咽部是发音的部位,受到损伤还会影响到语言的发育。
10、不要躺着喂奶
照顾小宝宝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,加上新妈妈的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,很容易疲劳。如果躺着喂奶,不小心睡着了,乳房有可能压迫宝宝的口鼻,引起窒息。
1、婴儿睡眠时间多久才正常
早期新生儿睡眠时间相对长一些,每天可达 20 小时以上;晚期新生儿睡眠时间有所减少,每天约在 16-18 小时。日龄增加,睡眠时间减少。
2、胎便多长时间内排出
如果新生儿 24 小时内,没有排除胎便,就要及时看医生,排除肠道畸形的可能。
3、为什么宝宝手脚出现青紫
新生儿血液多集中于躯干,四肢血液较少,所以宝宝四肢容易发冷,血管末梢容易出现青紫,因此要注意给宝宝肢体保温。
4、宝宝该采取何种姿势睡眠
目前广泛接受的`观点是:新生儿采取仰卧位睡姿最合适。
俯卧睡姿可以在新生儿觉醒状态下,有妈妈看护方可尝试,以促进大脑发育,锻炼胸式呼吸。侧卧睡姿很容易转变成俯卧睡姿,如无人呵护,极易造成新生儿猝死,酿成不幸。
5、家里老人要捆孩子,这样对吗
让新生儿的肢体自由活动,可促进呼吸和身体运动能力的发育。所以不要把身体和腿包裹得很紧,更不要捆上。
6、为什么最好吃奶前换尿布
喂奶前换尿布,喂奶后就不用换了,避免引发溢乳。
7、宝宝吃奶太急会呛着怎么办
如宝宝吃奶急,要适当控制一下,妈妈可以用手指轻轻夹住乳晕后部,保证奶水缓缓流出。
吃奶的时候还应该注意:要让宝宝含住乳晕,以免吸入过多空气,更要避免宝宝吸空乳部。
使用奶瓶时,要让奶汁充满奶嘴,以免宝宝吸入空气。
8、婴儿长 “马牙” 要去医院吗
“马牙”和 “螳螂嘴” 都不需要处理,它们会自行消失。有些老人认为 “马牙” 要用干净的白布蹭掉,这是很危险的,因为新生儿口腔黏膜非常娇嫩,即使是轻轻摩擦,也会使黏膜受损,引起细菌感染,严重者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。
9、老人要给孩子挤乳部怎么办
不论男婴还是女婴,出生 3-5 天后,都会出现乳腺肿胀的生理现象。触感上有蚕豆或山楂大小的硬结,轻轻挤压,可有乳汁流出。
新生儿乳房增大,是胎儿期母体雌性激素影响的结果,一般 2-3 周内即可自行消退。
新生儿乳房肿胀,千万不要挤压,如果不慎把乳部挤破,会带进细菌,造成乳腺红肿、发炎,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败血症。如果是女婴,挤压造成乳腺发炎,使部分乳腺管堵塞,成年后会影响乳汁分泌。
10、新生儿体重减轻了怎么办
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,睡眠时间长,吸吮力弱,吃奶时间和次数少,肺和皮肤蒸发大量水分,大小便排泄量也相对多,再加上妈妈开始时乳汁分泌量少,所以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头几天,体重不增加,甚至下降,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新手妈妈不必着急。在随后的日子里,新生儿体重会迅速增长。
1、保暖
为新生儿做检查及护理时,必须注意保暖,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。在中间温度下(24℃~25℃),身体只需通过血管舒缩的变化即可维持正常体温,不需出汗散热或加速代谢产热,此温度最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。
2、预防感染
护理新生儿时,要注意卫生,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,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,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,以防新生儿受染。如新生儿发生传染病时,必须严格隔离治疗,接触者隔离观察。产母休息室在哺乳时间应禁止探视,以减少新生儿受感染的机会。
3、皮肤护理
出生不久的新生儿,在脐带未脱落前,尽量不用盆浴,而采用干洗法为新生儿擦身。脐带脱落后,则可给予盆浴,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,浴后要用干软的毛巾将身上的水吸于,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。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,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,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。寒冷季节臀红明显时,还可用电吹风在红臀局部吹烤,每日3~4次,每次5~10分钟(电吹风不可离皮肤太近,以防烫伤)。
4、五官护理
应注意面部及外耳道口、鼻孔等处的清洁,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。由于口腔粘膜细嫩、血管丰富,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,故不可经常用劲擦洗口腔,更不可用针、特别是不洁针去挑碾牙龈上的小白点——上皮小珠(俗称“马牙”或“板牙”),以防细菌由此处进人体内而引起败血症。
5、衣服
新生儿皮肤又细又嫩,所以要给新生儿柔软、宽松的衣服,旧衣服可能会更好一点,但一定要洗干净。衣服不宜扎得过紧,以防损伤皮肤。
6、哺乳
新生儿娩出后如母体状况良好,应尽可能在产后半小时内给予母子皮肤接触并让新生儿及早吸吮,这不仅使得出生后的宝宝较早地获得营养的供给,同时也可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。
【新生儿十大日常护理有哪些】相关文章:
月子里新生儿护理有哪些12-16
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12-15
日常食物相克有哪些12-20
日常护肤小窍门有哪些12-14
日常省电的方法有哪些12-18
新生儿吐奶有哪些原因12-22
十大环保橱柜有哪些12-20
产后新生儿护理12-17
新生儿出生怎么护理12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