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茅参的用途与功效
仙茅参的用途与功效。仙茅参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中药材,仙茅参主要是补阳的药物,仙茅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。下面一起来看看仙茅参的用途与功效及相关内容。
仙茅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,味甘,性温,具有活血补气、祛湿等功效,可以帮助治疗风寒感冒、发热、头痛、哮喘等症状。其次女性服用仙茅参还可以有效的缓解痛经等症状。另外仙茅参还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。
仙茅生长在什么地方
仙茅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.林中、草地或荒坡上。产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南部、云南和贵州。也分布于东南亚各国至日本。
相关说明
仙茅(学名: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.),又名地棕(四川、贵州),独茅(四川),山党参(福建),仙茅参(云南),海南参(海南),茅爪子,婆罗门参,属仙茅科,花期4~9月。药用植物,具有补肾助阳、益精血、强筋骨和行血消肿的作用。
根状茎近圆柱状,粗厚,直生,直径约1厘米,长可达10厘米。叶线形、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大小变化甚大,长10~45 (~90)厘米,宽5~25毫米,顶端长渐尖,基部渐狭成短柄或近无柄,两面散生疏柔毛或无毛。
仙茅参介绍
【别名】
茅草细辛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毛草七、倒扎草根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条参、水防风、丝茅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【汉语拼音】
xianmaocan
【加工采集】
夏、秋季挖,洗净,晒干或蒸后晒干,亦可鲜用。
【药材鉴别】
根长圆锥形,肉质,鲜时横切面白色,并有乳汁流出。干后表面褐色或棕黑色,纵横皱缩不平,有时呈剥裂状,顶端常有茎叶残基。
【功能主治】
祛风除湿,理气活血。治外感风寒,发热头痛,久年哮喘,风湿痹痛,妇女倒经,跌打损伤,疔疮。
①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调气,理血,解毒,治跌打损伤,月经倒行,久年哮喘,发痧腹痛,疮毒。"
②《南京民间药草》:"治五劳七伤,敷疔疮及妇女乳房肿胀。"
③《陕西植药调查》:"补脾,治风湿。"
④《陕西中草药》:"祛风湿,健脾,补气,生津,解毒。治劳伤,风湿关节痛,外感风寒,发热头痛。"
【性味】
《陕西中草药》:"味甘,性温。"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汤,3~5钱;浸酒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
【植物形态】
白茎鸦葱,又名:箭头草、笔管草、倒扎花。
多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,具细毛。根长圆锥形,深入土中可达20厘米。茎直立,上部分枝。基部叶丛生,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15~30厘米,宽5~10毫米,全缘,平行脉通常5条,叶柄有短鞘;茎生叶互生,无柄。头状花序大,2~6枚,有长梗;梗上有叶;总苞长简形,长3~4厘米,外列苞片三角状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内列苞片披针形,无毛或稍有细毛,边缘膜质;花全部舌状,黄色,或淡红色,先端平截,有5齿;雄蕊5,聚药;雌蕊1,花柱细长,柱头2歧,先端弯钩。瘦果,长筒形,长约2厘米;冠毛棕黄色,与瘦果等长。花期5月。
生于山野或田圃间。分布华北、华东、陕西等地。
【药用部位】
为菊科植物白茎鸦葱的根。
新鲜仙茅草食用方法
仙茅酒
首先推荐仙茅的服用方法,就是把仙茅制作成药酒来进行服用了,这也是非常不错的一个养生服用方法了,我们可以用仙茅、五加皮、龙眼肉以及淫羊藿等等加上一定量的白酒来制作成为仙茅酒,只要三个星期以后开启就可以饮用了,其效果主要是用于治疗阳痿或者是腰膝酸软,手脚冰凉或者是睡眠不好等等病症,坚持服用就能够起到效果。
桑叶仙茅煮腰花
而对仙茅来说,还可以制作成美味食物吃,也是不错的,首先需要的食材有桑叶、仙茅、青笋、香菇、料酒和猪腰以及葱姜蒜等等,其做法是把桑叶和仙茅用纱布包在一起,然后把猪腰切成三厘米大小的块,加上调料和香菇等等放到锅里面来进行炖煮即可。其功效主要体现在能够很好的祛风清热,还有不错的凉血和明目的效果,而且坚持服用还可以帮助我们补血益气,所以在平时大家可以坚持去服用。
仙茅炖瘦肉
仙茅的服用方法还有很多,而比较简单的一个做法,就是把仙茅炖肉吃了,这种做法是比较简单的,只要用适量的瘦肉和仙茅放入炖汤即可,炖熟以后就可以吃肉喝汤了,而其功效就是比较适合一些因为肾的虚而出现精液异常的人来食用,这样就能很好的促进我们的肾脏健康,大家不要错过。
【仙茅参的用途与功效】相关文章:
桂圆的功效与作用泡水的功效与作用01-11
梅子的功效与作用01-10
杏的作用与功效01-10
文旦的功效与作用01-08
柠檬的功效与主治01-08
柚子的功效与营养01-08
柚子的功效与禁忌01-08
甜橙的功效与用法01-08
水果的作用与功效01-08
黄精的作用与功效01-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