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处理不回家的孩子
如何处理不回家的孩子?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,很多孩子会因为父母的某些行为而离家出走,这可能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。为大家介绍如何处理不回家的孩子。
1、不要试图控制自己的孩子。很多家长都想孩子听自己的意志行动,想让他干嘛他就得干嘛。这样首先对孩子独立性格的培养很不利,而且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叛逆。
2、设身处地的换位想一想。谁不是从孩子的时代过来的,想一想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喜欢做什么,是不是也非常喜欢玩,你那会玩的时候父母不让你玩你心里怎么想的。
3、跟你孩子约定玩的时间。每次当你孩子出去玩的时候,你先不要自己给孩子规定玩的时间,先问问孩子,你想出去玩多久啊。通常孩子为了让父母同意自己出去玩,一定会保守一些,这样跟孩子约定好时间之后,让孩子看表,让他到时间自己回来。
怎么教育孩子才好
1、消除家长对子女造成的恐惧
初中阶段是孩子们“翻坎”的阶段,由于种种原因,学习成绩有所下降,家长心情比较着急、浮躁。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,这时的家 长应先冷静下来,学会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。
2、为子女建立自信心
对目前发展比较差的孩子,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,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。当子女需要帮助时,家长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,绝不可越佾越疱,要留有余地。这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。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,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,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,从而建立起自信心。
3、与子女一起成长,做子女的知心朋友
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,人们所要学习的更新的东西越来越多。作为家长,应随时体现出求知上进的精神,给子女作出榜样。
家长掌握孩子住处:
如果孩子离家出走了,暂时不想回家,家长只要了解孩子是平安的,知道孩子在谁家里住着呢,知道这些就可以了。
不要去责备批评孩子:
对于已经离家出走的孩子,家长即便再恼火,生气,愤怒,也要控制好情绪,不能在这个时候再去批评教育了,说几句关心的'话即可。
暂时冷静几天再处理:
如果孩子离家出走,这几天不想回家,只要知道孩子没有事就行了,暂时放下这样的事情,过几天,等到孩子和自己的心情都平复了,再去沟通交流。
不要催促孩子回家:
在孩子离家出走后,知道了孩子的行踪,知道孩子平安无事就行了,不要去催促孩子必须回家,甚至还想着回家后接着打骂教育,这些想法都不能再有了。
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心情和想法:
孩子离家出走了,不要批评,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作父母的心情和想法,告诉孩子自己很担心他,希望孩子懂事,能够好好沟通,盼望着孩子回家。
主动和孩子道歉:
孩子离家出走,都是有理由的,很多情况下,是家长过于专制,不理解,不尊重孩子造成的,所以如果是家长的错,一定要主动给孩子道歉。
孩子离家出走怎么教育
1、不能慌,要学会冷静思考。如果孩子离家出走后,家长通过各种方式把孩子找回来了,切记孩子回来后,家长们千万不要责骂,一味地呵斥自己的孩子,要告诉他们家长很担心他们,并且询问具体的离开家的原因,然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。最后耐心的告诉他们以后不要这样做,这样做是不对的。
2、搁置一段时间再教育。在10岁至1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。孩子回来后,家长先向孩子承认不对的地方,孩子听后会耐心听你讲道理的。
3、了解孩子出走心理。离家出走的孩子一般抗挫折能力较差,受不得半点委屈,因此有离家出走苗头的孩子要从小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,否则将来后悔都来不及!
离家出走孩子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
孩子正处在青春期,看事情难免片面化。家长这时候应该傲的不是和他们生气和比委屈,而是怎么样才能化解自己和孩子之间的“死疙瘩”。也家长需要了解一下离家出走的青少年的共同特点之后,再去对孩子做出恰当的评价也不迟。
1、年龄特点——离家出走向低龄化发展,其中14岁是青少年离家出走的高峰年龄;
2、性格特点——离家出走的青少年中,男生多于女生,其中大多性格孤僻,容易冲动;
3、诱因特点——导致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是,青少年正处于走向成熟的阶段,自我认识和判断能力较差,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却很强;
4、行为特点——离家出走的青少年主要从事打零工、经商做生意、流浪乞讨、赌博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。
【如何处理不回家的孩子】相关文章:
如何改正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01-22
梦见远方的孩子回家了01-26
怎么处理喜欢顶嘴的孩子01-31
孩子的旧衣服处理禁忌01-28
脸上的雀斑如何处理01-26
皮鞋发霉如何处理01-14
孩子的性格如何培养01-20
如何引导孩子走路01-23
如何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01-21
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01-18